2023世界候鸟日:水维生 今日看点

来源:中国湿地保护协会   时间:2023-05-18 09:25:38

世界候鸟日

世界候鸟日是由《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与《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CMS) 联合发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 P)管理执行。该国际日一年两度,分别设在5月份和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旨在强 调保护候鸟及 其栖息地的必要性,提高人们对影响候鸟问题的认识,并鼓励世界各地的人民和组织采取措施保护候鸟。今年世界候鸟日的主题: “水:维持鸟类生命”。

候鸟


(资料图片)

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迁徙的鸟类。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候鸟出现的时间,可将候鸟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

候鸟的分类

夏候鸟

是指在春夏季飞到某一地区筑巢安家、生儿育女,幼鸟长大时,正值深秋,它们又陆续飞往南方较暖地区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临这一地区繁殖,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夏候鸟。如家燕等,夏季遍及我国各省市,冬季迁徙到我国云南南部、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台湾等地;又如杜鹃、黄鹂等也属夏候鸟。

冬候鸟

是指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又飞临原地区越冬,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冬候鸟。如鸿雁、天鹅、野鸭等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即为冬候鸟。

候鸟迁徙路线

鸟类迁徙是候鸟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期往返的习性。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飞通道。途经中国的有4条,从东至西分别是西太平洋候鸟迁飞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中亚候鸟迁飞通道和西亚-东非候鸟迁飞通道。其中,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每年就约有210种5000万只水鸟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为了更好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中国认定了29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建设了2200余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几乎涵盖了候鸟迁飞通道上所有的关键节点。

候鸟迁徙飞行高度

鸟类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小型鸣禽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300米,大型鸟类有些可达3000~6300米,有些大型种类(如天鹅、蓑羽鹤)能飞越珠穆郎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

我国珍稀候鸟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1445种,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800多种。其中不乏丹顶鹤、黑鹳、玉带海雕、遗鸥、中华秋沙鸭、黑脸琵鹭、勺嘴鹬等珍稀候鸟。

丹顶鹤:鹤形目,鹤科,鹤属,大型涉禽。

黑鹳:鹳形目,鹳科、鹳属,大型涉禽。

玉带海雕:鹰形目,鹰科,海雕属,大型猛禽。

遗鸥:鸻形目,鸥科,鸥属,中型水禽。

中华秋沙鸭: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为东亚地区特有珍稀水禽。

黑脸琵鹭:鹈形目,鹮科,琵鹭属,中型涉禽。

勺嘴鹬:鸻形目,鹬科,勺嘴鹬属,小型涉禽。

· 候鸟与湿地 ·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鸟类的家园“。在候鸟世界中,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栖息地居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包括它们觅食、栖息、遮蔽、筑巢、繁殖、越冬、迁徙停歇等。每年春秋两季,候鸟沿着南北半球进行大迁徙,途中停歇和补充食物靠的就是迁飞路线上星罗棋布的湿地。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候鸟的重要性如同衣食住行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候鸟赖以生存的家园。

·保护候鸟 从我做起 ·

01

文明观鸟

尊重候鸟生活规律,与鸟类保持距离,不驱赶鸟类,不随意投喂食物,不乱扔废弃物,做到观而不扰。

02

生态拍鸟

不用或少用无人机拍鸟,不用无人机追拍珍稀鸟类。在高空拍鸟,应控制高度、时间;严禁用无人机抵近拍鸟、驱赶鸟类,杜绝违规诱拍、棚拍、巢拍等行为,做到生态拍摄。

03

爱心护鸟

发现有捕捉、投毒、猎杀候鸟,危害候鸟生存,破坏候鸟栖息地等违法犯罪行为,请及时向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04

科学救鸟

发现受伤、病弱、受困候鸟,请及时向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报告。为防止鸟类疫源疫病传播,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野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不要错过

最新资讯

业界